聊城鋼管碳減排成為大國競合的又一重要領域
2020年9月22日,習近平主席在第75屆聯合國大會上提出了中國力爭于2030年前實現二氧化碳排放達峰,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目標。2020年12月12日,習近平主席又在氣候雄心峰會上進一步明確,到2030年中國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將比2005年下降65%左右,非化石能源占一次性能源消費比重將達到25%左右,森林蓄積量將比2005年增加60億立方米,風電、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將達到12億千瓦以上。
世界各主要國家和地區都對實現碳中和做出了承諾:日本、韓國、加拿大、歐盟、英國宣布到2050年實現碳中和?,F任美國總統拜登在競選辯論中承諾,美國計劃在2035年前實現電力部門零碳排放,并在2050年實現凈零碳排放,同時宣布將在其第1個任期內投資2萬億美元應對氣候變化,強調通過發展風電、光伏等清潔電力實現2035年前電力部門零碳排放。目前,美國政府承諾的各項計劃與歐盟終止燃煤發電、實現電力系統脫碳的“棄煤”目標高度一致,未來可能聯手合作,督促各國根據減排目標制訂煤電退出計劃,并醞釀征收碳邊境調節稅。
整體來看,歐盟至少需要投資3萬億歐元達成2050年碳中和目標,其中建筑、工業、電力和交通部門的投資占比最大。此外,各成員國也有一攬子方案來推動“低碳經濟”發展,德國政府采取削減增值稅、下調電價、技術創新提供補貼等措施,將未來幾年預算的23%~27%分配給低碳排放相關領域;法國政府推行產品生態評分舉措,評分將印刷在產品外包裝上,評分標準涵蓋制造過程中使用的電力清潔程度等內容;挪威政府正致力于研發CCUS技術(碳捕捉、存儲及利用技術)。在全球各主要國家都在努力實現碳中和的形勢下,碳減排成為大國之間競爭與合作的又一重要領域。